厦门自贸片区首创13项举措

在今天正式举行的“厦洽会”上,自贸试验区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三大热点之一。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管委会表示,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简称“厦门片区”)紧紧围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的目标,把制度创新放在首位,对接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在体制机制创新和新兴业态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探索有厦门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发展之路。  

创新举措35项 帮企业省时省钱

4月21日揭牌以来,厦门片区商事登记更加便利、外商投资准入门槛更低、通关环境更加高效便捷、政府服务更加透明。

揭牌当天,厦门片区就推出22项标志性改革事项,海关、国检、税务等部门推出75项改革举措。在推进试验项目中,形成了35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3项。

比如,率先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了“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次申报、一次办结”;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缩短到10分钟;船舶检验检疫申报时间,由50分钟缩短到5分钟。

率先创新“三互”口岸监管机制。关、检共用“一站式”查验平台,通关时间缩短40%,每个集装箱节约成本600元。

率先推行“多规合一”城市治理体系。实施建设体系流程再造,形成 “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张图纸、一个平台、一张表格、一套机制。审批工作时限,由180个工作日缩短到49个工作日。前期工作总时限,压缩1/3以上。

率先推行国税“手机领票”服务,通过“互联网+”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渠道。

由此,企业创业和投资热情被激发。截至8月31日,厦门片区新设企业3008家。

力促两岸贸易便利化 无缝对接“一带一路”

厦门片区还着力促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两岸贸易更加便利化。目前,厦门实行台湾输大陆商品快速验放机制,已有110种台湾产品通过监管审核,比“大三通”模式节省 2-3天时间。厦门片区率先出台专门政策措施,建设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已吸引了39家企业入驻,正在办理注册手续还有35家,另有54家意向入驻。厦门全面试水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首批签订12笔合作意向,协议金额11.72亿元。两岸信息消费研究院,已落户厦门片区,将在厦门着力打造城市运营管理和科技文化融合两大平台。

厦门片区对照世界银行评价体系10方面31个指标,针对在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等9个方面25个指标上的差距,提出追赶行动计划。比如,正在试运行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成为全国第二个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人行征信系统可以并行查询的地区;厦门片区厦门国际商事仲裁院、厦门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也已揭牌。

厦门片区还实现“一带一路”的无缝对接。8月16日,厦门片区开出中欧(厦蓉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全程运行15日,比传统铁路运输时间缩短一半,运输成本降低40%。同时,厦门还在加快建设5000多亩前场铁路物流园,加快推进海铁联运。厦蓉欧这条“黄金物流大通道”,将成为连通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将大陆、台湾和东南亚以及欧洲紧密串联在一起。

  【数据】

厦门片区企业已达8695家

截至8月31日,厦门片区新设企业3008家。注册资本529亿元;在谈项目437个,总投资737亿元;累计企业8695家,注册资本930亿元。企业注册从最初每个工作日5-6家到现在35家。今年以来,厦门新增各类商事主体3.6万户,注册资本1182.5亿元。

【名片】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

面积43.78平方公里,包括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沧港区,涵盖厦门空港、东渡港、海沧港、邮轮中心等厦门市主要口岸,以及象屿保税区、象屿保税物流园区、海沧保税港区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国内独具特色的涵盖海、陆、空、铁、邮轮母港联动发展的自贸试验区。

厦门片区突出“对台”,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金融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

厦门片区重点培育国际贸易、航运物流、金融服务、专业服务、高端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打造融资租赁、冷链物流、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交易、大宗商品交易、跨境人民币合作、服务外包/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航运物流、生物技术、航空维修等十大功能性产业。

责任编辑:谢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