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自贸片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创对外开放新局

栽好梧桐树,引得金凤凰。随着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的建设推进,自贸试验区无疑是厦门正在栽种的一棵最大“梧桐树”,吸引着来自全球的“金凤凰”。

自厦门自贸片区挂牌成立以来,已吸引了近五千家企业落户,注册资本达700多亿元,片区进出口总额132.91亿美元。坚持制度创新,突出对台特色,对接“一带一路”,厦门自贸片区在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法制化、交流合作国际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成绩,接下来,还将继续以“立足厦门,面向国际”的视野和气魄,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和厦门特色的自贸试验区新模式。

1447823568379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东渡保税港区。

投资贸易便利化

“自贸区的试验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们的经营活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不久前举行的台湾佳格葵花籽油项目奠基仪式上,佳格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助唐伟伦兴奋地说。作为受益于负面清单政策落户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的首家台资企业,厦门片区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备案管理”的管理模式,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致力于投资贸易便利化,厦门自贸片区始终坚持创新探索。

以嘉里物流中心为试点,厦门海关在全国海关率先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探索分类监管创新模式。“此前,保税仓库内不能存放非保税货物,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仓储空间闲置。”厦门海关海沧保税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保税港区内实施保税与非保税(保税延展)的分类管理,既解决了海关对保税业务和非保税业务统一管理的需求,又满足了企业对保税货物和保税延展货物不同的仓储需求。

分类监管的举措不仅盘活了保税港区内的仓库资源(非保税仓库使用率提升了85%),有利于保税港区内企业拓展经营范围,开展新型贸易业态,也为自贸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事实上,一连串的创新举措已成为厦门自贸片区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贸易的磁石。

10月1日开始,“三证合一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全面实施,企业设立申报材料从35份减少至1张表格;办事时限从29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节省办事成本,实行零收费,申请人后续办事更加便利。据介绍,截至9月底,全省共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50381份。

除此之外,厦门片区还创新开发进出境邮件通关辅助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实现厦门关区进出境邮件信息化移动式通关;建立一体化监管制度促进飞机及零部件维修业务的发展;试行分送集报货物“集中申报、分段担保”模式……为企业在片区内的投资贸易活动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保障。

14478235688382

台湾佳格葵花籽油项目奠基仪式。

营商环境法制化

作为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信用信息监管成为厦门片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突破口。

数据显示,“自贸区商事主体信用平台”收录了厦门自贸片区内14822家商事主体信息,企业年报公示率97.43%。目前正收集信息数据,包括数据分析、信息查询、新设主体展示、抽查信息公示、地址查询五大栏目。

事实上,厦门市一直致力于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提升营商环境的建设。“厦门市商事主体登记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收录了全市36万多家商事主体的登记备案信息和上万条信用信息,其以立法形式确立了该平台作为向社会公示商事主体登记和信用信息的法定载体地位,得到了工商总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厦门自贸片区挂牌以来,按照厦门市委提出的“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要求,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设自贸区商事主体信用平台,制定《厦门市加强商事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工作方案》,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等三项具体举措。自贸区商事主体信用平台的建立,较好地实现了自贸试验区内商事主体监管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围绕自贸试验区建设,厦门正积极主动对接国际标准,构建法制化营商环境。比如,成立国际商事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构建与国际接轨、市场化运作的纠纷仲裁与协调机制。成立两岸知识产权智库,出台片区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办法,帮助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评议手段研判产业技术趋势、预测产业市场与创新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自贸片区在创新两岸贸易监管服务制度上也取得了不错成果。在全国首创的“社会认证、官方采信”金门高粱酒检验模式的基础上,推出“源头管理、结果采信、抽查验放”为核心的《台湾地区输大陆食品快速验放促进计划》,实施了“源头管理、口岸验放”的两岸进口商品检验模式。已有120种台湾商品加入该计划,比“大三通”模式节省2-3天时间。今年厦门口岸台湾食品进口批次占全国的1/3,台湾水果进口量占全国的70%。

14478235687987

从厦门开出的全国自贸区首条中欧班列。

交流合作国际化

8月16日,中欧(厦蓉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正式开通,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同步开通;9月17日,厦蓉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首个返程班列抵达厦门;截止10月22日,出口班列6次,共计169个40尺集装箱,进口班列2次,共计50个40尺集装箱……如今,每周一列的厦蓉欧班列和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已成为厦门片区实现“海丝”与“陆丝”的无缝对接,拓展区域合作空间和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桥梁”。

厦蓉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是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出的首条中欧班列,也是厦门市首条直达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通过这一通道,“厦门造”、“福建造”产品从厦门片区抵达欧洲、中亚的时间和成本相较传统铁路均有降低,相较传统海运模式,时间也将缩短一半。业内人士预计,厦蓉欧班列开通后,铁路运输货值可达400亿元,将给海沧创造每年约100亿元的营业额,带来每年约3亿元的财税收入,创造逾1000人的就业机会。

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平台,对接“一带一路”,发挥对台优势,正成为厦门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提升城市对外开放水平的新高地。

目前,厦门港与马来西亚巴生港缔结为友好港,是首个“海丝”沿线国际友好港。推进开通“海丝”邮轮航线和国际航班,接待邮轮艘次和旅客数量创新高,均比增2倍,邮轮旅客数量占全国的15%。对接国家丝路基金等资金,推动设立境外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构建境外投资“一站式服务平台”。

在对台方面,两岸海运快件使台湾商业快件以海运方式至厦门口岸并转关到海运快件中心清关,然后以空运或陆运分拨配送至大陆各地收货人。已完成与台湾台北、新北、台中等通路衔接仓库的业务对接和系统安装测试;以厦门电子口岸与金门口岸互联互通为试点,逐步推动福建电子口岸与台湾关贸网平台对接,率先实现厦台两地海关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出台了厦门自贸片区外商股权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交易场所等配套政策,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态。新增金融、类金融企业和投资公司575家。

责任编辑:庄婷婷